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中国)有限公司-Sogou百科

a
首页 - 新闻动态/NEWS

《中国文化报》整版刊发党委书记、董事长专题文章

来源: 添加时间: 2022-09-15

9月15日,《中国文化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专刊整版刊登我校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贤俊专题文章《讲好辽宁故事  唱响<辽宁之歌> 》。全文如下:

 

一、创作背景

 

纵览百年党史,辽宁始终与党缔造的伟大事业同频共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紧密相连。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阐释辽宁“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讲好辽宁红色故事,以文艺作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凝心聚力,是学校创作《辽宁之歌》的动因。同时,发挥文艺作品育人功能,以沉浸式的方式,用舞台作品特有的感染力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也是学校多年积累的育人传统。

 

 

 

 

 

二、创作过程

 

《辽宁之歌》创作团队于2022年2月先后前往丹东、抚顺、沈阳、北京等地采风,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雷锋纪念馆、沈阳“九•一八”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进行考察学习,对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整理了大量详实的创作素材,为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学校还与沈阳“九•一八”纪念馆等六个纪念馆签订了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协议,搭建起了“大思政课”实践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拓宽了路径。

 

创作过程中,以打造文艺精品为目标,学校先后在北京、大连召开剧本研讨会,邀请文艺界、教育界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作品立意、思想内涵、篇章结构、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讨,为剧本打磨奠定基础。3月下旬至5月,创作组入校进行封闭创作,于5月底完成了剧本创作、音乐创作及舞蹈编排。5月初开始,服装和道具进入设计与制作环节。6月初,演职人员开始联排。

 

 

 

 

 

三、内容简介

 

《辽宁之歌》以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为主旨,以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线索,赞颂了辽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以及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全剧共分为序幕及六个分幕。

 

第一幕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在日寇铁蹄下,以中共地下党员巩天民为代表的九人爱国小组,不畏牺牲,搜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证,冒死向国际联合调查团提交名为《真相》的调查报告,彰显了辽宁人民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气概。

 

 

 

第二幕以一位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失去两个儿子的英雄母亲三送儿参军支援辽沈战役的故事为线索,表现了辽宁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伟大号召下,努力发展生产、踊跃参军参战、奋勇支援前线的崇高精神,歌颂了辽宁人民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

 

 

 

第三幕讲述了一支活跃在辽北地区的东北义勇军小分队在白山黑水间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辽宁人民在抗日过程中的威武战歌和雄壮誓言构成了新中国国歌创作的重要素材。

 

 

 

第四幕以一支钢笔为故事线索,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毅然离开未婚妻,投身于保家卫国的伟大战役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未婚妻终生相盼的故事。

 

 

 

第五幕再现了辽宁工人在五十年代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六七十年代支援祖国三线建设的动人场面。辽宁工人以长子情怀和责任担当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的一千多个第一,值得历史铭记。

 

 

 

第六幕以雷锋生活的时代和当代社会两条时间线交相呼应为主线,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勾勒出了当代青年继承发扬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争做时代的活雷锋的动人故事。

 

 

 

四、艺术特色

 

第一,剧目创新了主旋律题材舞台剧的表现形式与结构样式,提出了“校园思政剧”的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舞台剧的艺术表现力有机融合。将辽宁的红色文化积淀分解在六个不同故事情境中,借助“行走的思政课”这一线索,以六个故事加以呈现,深化了剧目作为主旋律题材作品的时代价值与思政教育意义。

 

第二,剧目将恢弘壮阔的历史话剧与细腻真实的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了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红色文化。作品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冒死搜集日寇罪证、解放战争辽沈战役时期辽宁的一位英雄母亲送子参军、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义勇军以身殉国、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一对恋人的战火青春、辽宁工人为国奉献担当责任、当代青年继承发扬雷锋精神六段动人故事。采用“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与“人物群像展览”结合的方式,突出青年学子对于辽宁精神的追寻与传承。剧目以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几百名参演人员协同表演,体现信念之美的瑰丽与磅礴,铺展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第三,剧目采用了多元融合的音乐创作风格。作品以音乐剧的结构为基础,在音乐创作构思中大胆地将古典、民族、流行音乐的元素相互融合,独创采用西洋管弦乐团现场配乐的形式,更灵活地与现场的表演相结合,更好地烘托剧情发展。在各个章节的配器中,巧妙设计了乐队、合唱团及舞美之间的关系,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将观众快速带入剧中。剧中也兼有丰富的独唱、重唱、合唱,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立体。

 

第四,剧目彰显了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剧目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朗诵、表演等舞台艺术门类,把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的文化元素进行加工提炼,以沉浸式体验引发共鸣。在艺术构思上,通过创新重构,加入数字时代艺术符号,营造今昔对比的时代氛围。音乐部分以交响化的音乐思维,将交响乐团演奏、合唱、独唱、对唱与时代情境及地方音乐元素相结合,兼具史诗性和地方性。

 

 

 

 

 

五、价值意义

 

(一)歌颂党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剧中选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工业化等历史背景,以群像和典型人物刻画的方式,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功绩。

 

(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松水间,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伪统治,阻滞了日军侵华进程,有力配合了全国抗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传承和体现了“红船精神”。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经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历史性的重大贡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民的主动性,向东北抗联的英雄人物学习,汲取英雄的力量,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讴歌伟大祖国的建设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业绩。本剧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背景,以辽宁普通工人家庭的时代变迁为窗口,生动诠释了辽宁精神中“长子情怀,忠诚担当”的内涵与价值,再现了新中国工业体系从无到有的伟大成就。

 

(四)赞颂辽宁人民的“长子情怀”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辽宁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辽宁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一代代辽宁人共同诠释着不畏苦、勇担当的“长子情怀”,它也是辽宁人民一直秉持信守的精神品质。本剧通过新中国建立和发展中,辽宁英雄人物形象的刻画,歌颂了辽宁人民的担当、责任、负重和奉献。

 

(五)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剧目采用朴实的艺术语言将英雄故事搬上舞台,以艺术的形式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演一次英雄人物,一辈子活出英雄气概”为精神内核,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浏览量:1636




XML 地图